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,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,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,3月26日下午,现代技术学院轨道交通教研室在6-209教室开展教学观摩课活动。本次活动由轨道交通教研室李佳伦老师主持,全系专任教师共同参与,三位骨干教师进行了精彩的教学展示,充分展现了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与专业课程的创新融合。
程雁老师在《工程地质》课程说课环节中,系统阐述了课程定位、知识体系、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。她以第一章地震模块为例,从地震的基本概念、成因机制、等级划分、烈度评估到地震效应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。程老师通过汶川地震典型案例的生动剖析,将抽象的地质理论与实际工程问题紧密结合,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,更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。
刘若梦老师在《铁路行车组织》课程展示中,创新性地采用了"任务驱动+问题链引导"的互动教学模式。她围绕驼峰调车作业和提钩方法等核心内容,通过精心设计的调车作业图片和视频动画,将复杂的操作流程转化为直观的可视化模块。这种教学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,课堂互动频繁,学生参与度显著提升,充分体现了"以学生为中心"的教学理念。
张利娟老师带来的公选课程《非遗结绳入门与设计》展示别具特色。她从教学背景到课程创新六个维度进行了系统说课,并以蛇结技法教学为例,完整呈现了课前导入、内容讲解、总结提升和作业布置的教学闭环。尤为突出的是,张老师鼓励学生将专业特长与非遗技艺跨界融合,探索出一条非遗传承与创新创业协同育人的新路径,展现了通识教育的创新价值。
现代技术学院副院长党亮亮在总结讲话中指出,本次观摩课充分体现了"两性一度"的课程建设要求,既彰显了专业课程的高阶性和创新性,又强化了公选课的文化育人功能。他强调,轨道交通系将持续推进"课程思政+技术赋能"的教学改革,通过系列教学观摩活动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金课群,为培养适应轨道交通产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提供有力支撑。
本次活动是学院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,后续还将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讨活动,持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。